2)94、第 94 章_明宫小食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忙一次,便可拿着证明进去读一次,看上四时辰的书。

  古书典籍对于大部门寒门学子而言,是极其具有吸引力的,毕竟不是人人都有储藏图书的家底。

  朱祐樘故意反问那少:“大家不都是为了进图来的?”

  少撇了撇嘴:“你这话说的,自然有专门为图来的,也有单纯想扶老怜弱的人,至于么……来帮一次忙又有好处,又可助人为乐,何乐而不为?”

  “受。”

  朱祐樘了头。

  他们来的时辰刚刚好,少顷,安济院的小吏走出来,按照花名册了一遍人数,宣读今日事项。

  事情倒也不复杂,有一些孤寡老人虽没了家人供养,但尚且能自己照顾自己,所以仍留在家中。来帮忙的学子们就提一些米油之类的必需品到这些人家去,陪着聊聊天之类的。

  怕引人注目,李广和锦衣卫指挥使以及东厂提督太监都远远的跟在头,没有上来。

  朱祐樘和张羡龄分到的一户老人家姓蒋,说是喊她蒋婆婆就好。

  提东西的时候,朱祐樘原打算自己将全部的东西拎起来,张羡龄不让,抢了一番。最张羡龄拿了轻一的东西,朱祐樘拿了重一的东西,一起往蒋婆婆家所在的胡同走过去。

  蒋婆婆家的小院干干净净的,土墙外还栽了两棵夹竹桃。

  朱祐樘张羡龄敲开门,说明来意,蒋婆婆很热情的迎他们进屋,张罗着去烧水泡茶。

  张羡龄怕麻烦老人家,道:“不用烧水泡茶了,们都不可,才吃饱喝足了,这才来你家的。”

  蒋婆婆很坚持:“上门都是客,哪有茶都不喝的道理,不麻烦,火还没熄灭。”

  盛情难,只得随她去了。张羡龄跟在头,想着能帮忙做什么就做什么,谁知竟然插不上手。

  堂屋里摆放着一只炉子,十分眼熟,张羡龄一看便知道是专门盛放蜂窝煤的炉子。

  那炉子底还意留了一圈放脚的地,像这样的冬天,连汤婆子脚炉都用不着灌了,往炉子边一坐全身都暖洋洋的。

  一只锡水壶正放在炉上温着,往粗陶杯里撒些茶叶,用热水一泡便是。

  很快,蒋婆婆便端上两碗茶,不是什么好茶叶,或者说是茶梗泡出来的水,宫中的贡茶一天上一地,完全没比,可张羡龄朱祐樘俱喝了。

  三人坐在堂屋里喝茶,屋门敞开着,小院里搭着两只竹竿,摊晒了许衣裳被子,虽然免不了有一两补丁,但都用缜密的针脚缝了起来,一看就知主人很爱惜。

  张羡龄盯着那衣裳望了一会儿,蒋婆婆眯眯道:“那是去岁的旧衣裳了,今棉价降了,便咬咬牙买了一身新棉袄,喏,就是身上这一件,好不好看。”

  她地起身转了圈,张羡龄起来,连声赞道:“好看呢,一看就很暖和。”

  “是吧,就说不错。”蒋婆婆拢一拢棉袄,“可是到慈幼局那边排队买的,他们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dbqw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